Sabermetrics&大数据&执着——重看《Moneyball》

一直记得多年前pc上踢实况,解说最常重复的是一句开场白是“让我们看看这两支球队,谁更想赢。”

电影看了第二遍,我还是不明白棒球的规则。这片子给我最大的冲击不在运动,而在于:在当代写实的题材中,一个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故事,能如此值得为之拍一个电影。所有值得看的励志电影,吸引人的都不是成功时候的“爽爆”,事实上这部电影的高潮几乎就等于没射……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主人公的性格里的、价值观里的东西,就是他/她 骨子里注定了终究会赢,的要素。

大数据应该是2012年全球最酷的词汇了,尽管这个电影是2011年的。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对比在于,Sabermetric(电影中所谓的Moneyball)作为一套分析性的,纯粹基于数据事实的经营方法所体现的去人性化,与电影透出浓浓的人性,交织在一起。Billy Beane作为球队经理,从来不和球队一起出门比赛,是为了不和他们产生情感的纽带,从而保证客观中立,裁人的时候毫不犹豫……他对着一屋子球探、助理们,舌战群雄,毁掉了老伙计之间的友情……常识与方法,经验与信念之间的对抗,从来没有间断过。
Moneyball简直就是大数据时代到来之前,上帝送来的神迹。它存在于活生生的球员身上,他们比赛的数据之中,而掌握此法的要领恰恰在于拒绝自己作为从业半辈子的球员、球探、经理,所掌握的所有经验——只有这样,moneyball才称得上是reinvention of the game。
现实中的moneyball的下场显而易见,在一个赛季的疯狂之后,这套方法被迅速广泛地为行业所接受,Billy也就失去了继续奇迹的机会,只是因为季后赛没能走到最后,否则Billy几乎就只手改变了行业。可即使是那短短的几个月,也可以像古时候用火药送自己起飞的飞行家先驱一样,抵抗了重力,made a difference,这个奇迹还原了棒球,乃至所有运动最本质的魅力——永远没有人能彻底掌握它,它的进化永远没有边界。
电影结尾,女儿给他录了demo,唱的是“you are such a loser, dad…just enjoy the show.”Billy从不看比赛,几乎不和球员交谈,他的装逼,其实正好是他的脆弱。我一直记得念书的时候在学校办的所有演出,我从来不敢看。当一个人执着于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会这样。电影最感人的一句话是结束时最后一行字幕:He is still trying hard to win the last game. 用职业生涯作为赌注去探索一个疯狂的理论,已经证明Billy从来没有把棒球当作一份差事,活着就是为了make a difference,红袜开出的薪水算什么呢.我羡慕这样着魔的人,他的执着虽然辛苦,但不需要太多理由。理由是奢侈的。
等啥时候明白游戏规则了,再看一遍。。

“It’s a process. It’s a process.”

点球成金海报

点球成金海报

This work, unless otherwise expressly stated,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-NonCommercial-ShareAlike 3.0 Unported License.

Free Web Hosting